还看今朝网 www.hkjzhao.com 编辑:赵莹
天津,简称津,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心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经历600多年,特别是近代,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近代中国看天津”,成为世人共识。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创造了近代100个中国第一。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到1949年建国以前中国有北天津南上海之称,天津上海也一直是国民政府的最重要的直辖市,1949年建国后天津与北京上海并称京津沪也是新中国政府的3个直辖市之一,京津沪一直是中国大都市的楷模,为新中国各方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天津上海也是从1900年至今中国直辖时间最长的2个城市。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天津完整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天津已经形成了中国唯一“双城双港”城市形态。
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孙春兰
还看今朝网 www.hkjzhao.com 编辑:赵莹
(一)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习近平同志去年在津考察时强调指出,“滨海新区是天津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新世纪看滨海。滨海新区不但要带动天津的发展,而且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全国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为开放的现代化新区之一。可以说滨海新区担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搞好股权交易平台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积极探索收入分配、户籍制度改革新思路,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
要按照各功能区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和产业基地。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建立健全服务配套体系,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聚集人气,吸引人才,让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留在新区,发展在新区。
(二)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从天津的实际看,我们必须把投资和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现阶段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客观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我市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的需求还很大,我们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早竣工投产,早发挥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源源不断地筹划和推出一批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使扩大投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最终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形成产能过剩。要多渠道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切实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要及时发布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信息,引导扩大民间投资行为,改变投资过度依赖政府主导的模式,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
二要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大有潜力,要在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拓宽消费领域上下功夫。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要努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真正让居民有钱可花。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解除广大居民的后顾之忧,稳定消费预期,让大家放心消费。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和节能环保产品等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城乡消费流通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贸物流成本,进一步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天津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必须同时做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两篇文章。明年外贸形势将比今年更加严峻,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出口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新的外贸增长点,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推动外贸健康发展。
(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产业水平的竞争。要瞄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努力构筑富有竞争力和天津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围绕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引导更多关联企业进行技术、产品和产业配套,加快形成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既有“顶天立地”也有“铺天盖地”,不断提升天津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水平。要继续发展壮大海洋石油、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海水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规模和实力。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天津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产业,尽快形成与经济中心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是一个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较,我市楼宇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总部还较少。要尽快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先进、与国际接轨的中心商务区和中心商贸区,健全楼宇基础设施,完善办公和生活环境配套,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我市设立综合型、功能型总部及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加快打造一批新的亿元楼宇。要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旅游业是“老百姓”经济,对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杨柳青年画等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这些宝贵资源,利用好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这一平台,加快建设中国旅游产业园,重点抓好“近代中国看天津”、红色旅游、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加大对天津城市形象的宣传力度,提高城市知名度,打造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天津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具有明显的科技创新优势。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落实小额贷款,完善征信体系,健全抵押贷款和金融担保制度,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同时也要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我市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很小,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仍然在全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要重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努力建设国际港口城市
港口资源是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近年来,天津港得到长足发展,已经跻身世界级大港行列,但与国际先进港口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是货物吞吐量,主要还体现在港口通关、金融、保险、法律等服务体系水平上。我们要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为目标,深入做好港口这篇文章,真正做到以港兴市,港城共荣。一要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