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网 www.hkjzhao.com 责任编辑:杨婷
在当前社会变更日益加快的年代,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处着眼,从课堂小处着手,从把小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作为首要问题来抓。那怎么样让孩子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引领孩子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1.保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在开始阶段,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在我们看来往往是不够理想的,但是在提问的初始阶段,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有些问题离开了课文的情境,的确是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然而,他随着提问所经历的思考过程以及伴随这个思考过程主动探究的精神,积极参与的心态,那将成为孩子永远的财富。所以一定在学生提问刚刚开始的阶段要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这样他们才会敢提问,愿提问。
2.珍视学生的真问题
当今的学生较之于过去有了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参与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冒出一些带有自己印记的真实问题来,这些真实问题往往能反映他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他们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问题有时候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问题的背后蕴藏着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是带有孩子特有的印记的。老师如果能关注到孩子这些细节的真实的问题,而且能随机根据这些真问题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很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给孩子思考的方法很有必要。
懂得如何思考,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思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具有严密性和纪律性。我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呢?
首先要创造一种“思考的气氛”。 检查自己对思考的看法。不要以为聪明的孩子自然是一个好的思考者。实际上聪明的人往往是拙劣或懒惰的思考者,因为他们能快速解答问题,而那些反应迟钝的小孩往往具有更深的见解。
第一,尽早开始。你可以让孩子提出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使孩子们能够学到持续终身的读书和思考的方法。
第二,给孩子一些思考的东西。例如带孩子去博物馆,和他们一起读书、看电视,和孩子谈论你的所见所闻,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一旦你已建立起思考的气氛,就可以训练你的孩子学习以下的思考方法:
第一,找出思考方式和线索。“这和我昨天所学的东西是怎样联系的?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确定思考方式,我们就能避免重复学习。一旦我们学会选择购买自行车的方式,我们就会懂得如何去买牛仔裤或滑雪板。
第二,提出一些不依惯例的问题。能帮孩子思考的问题不止具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它们具有趣味性,令人迷惑不解。
第三,解释清楚你所说的东西,精确的语言不但能防止误解,还可以使思维变得敏锐。明确说法是一种费力的心理训练,但它能帮助孩子清楚他真正所想的内容。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逐渐地,养成了快速读书的能力,一般的书,不说可以一目十行,但是也可以一目三、四行,可是,《思考的技术》这本书,确实难到了我,别说一目三行,就是一行也办不到,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有的句子,还要回读一下,方能了解句子的意思。说实话,整本书读完了,你问我,全读懂了吗?我只能遗憾而不好意思地告诉你,我不是很懂。
书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思考能力的方法,比如,培养和锻炼思考能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法,摆脱陈旧思维方式的方法;前研一还诉我们每天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你才能逐渐洞悉事物的本质,找到正确的、更快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告诫我们,思考力决定竞争力,没有思考力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也不知道是年龄和职业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却是大前研一对日本教育现状的评说及其对日本未来教育的正确方向的呼唤。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国的教育,想起了我身为一个教师对我的学生的教育。
在书中,他举了丹麦教育的例子,丹麦的基本教育方针是让孩子学习思考。教科书上写着:“学校没有教答案的权利。支持孩子思考的权利才是学校的功能。”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自己教得轻松些,为了让那些所谓的学习差生能够多拿几分,经常填鸭式地硬塞一些唯一答案给孩子们。甚至,在公开的课堂上,那些优等生或者思维独特的学生,我们也尽量地压制他们,因为,生怕他们说出或者提出与我们预设不一样的答案,不好收拾。在平时,我们往往喜欢那些听话的成绩好的学生,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除了分数,就是听不听话了。这样做的结果如何?我们没有条件和能力去跟踪他们离开自己学校以后的成长,也就无从知道这样的教育和教学导致的后果究竟是什么。
可大前研一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育下的孩子,思维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毫无发展,将来进入社会,“如果不给答案,他就什么都不会,碰到没有答案的状况,更会产生恐慌。”他说的话也让我们感到恐慌。
他指出:“考试应该考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可为了分数,我们还是喜欢试卷命题时多一些死答案的题目,甚至,在教学生如何应对灵活性题目的时候,也会给一个固定答案或者固定方法,让孩子们没了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们这样做的权利。
明明我们的教育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可试想,这样的命题,这样的教法,学生从何发展呢?
在这本书快要结束时,大前研一又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指导学生规划未来,并从生活、精神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进行指导。”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相同的孩子。我们不能奢望每个孩子都是学习你所教的知识的天才,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都有其身的发展潜能,这是真的。事实上,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潜能之处,我们也忽略或者不接受孩子们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潜能。无论我们承不承认,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比较偏重于教知识,而忽略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是无法真正地融入到那些所谓的差生的世界,也就没有耐心对孩子们近期发展目标进行指导,远期目标更是谈不上。
以上是我的读书心得,虽然是心得,但是我还是有很多困惑。唯一不困惑的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不仅要自己学习思考,学会思考,也要让这种思考的观念伴随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引导我的学生们去学习思考,学会思考。
爱思考的孩子总爱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解开一个个“为什么”的谜团中长大的。
可是,面对孩子数不清的“为什么”,父母、老师常常束手无策。
一天,一对年轻夫妇领着他们8岁的儿子来见我,说他们的儿子是“问题儿童”,让我帮
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你最喜欢研究什么问题?”我和这个男孩聊起来。
“汽车、武器、电脑、宇宙。”男孩回答。
“那好,请你谈谈你的研究成果吧!”我对他的回答很感兴趣。
他一口气讲出18种汽车的名称、产地、速度和价格,俨然是个汽车方面的“专家”。他说,这些汽车的标牌自己都能画出来。接着,他又说出十几种武器和数十种电脑的名称和性能,还向我说了自己想出来的消灭战争的办法……
我惊讶不已,问:“你几岁?”
“8岁呀!”他一定觉得我的提问很怪。
“你这些知识是从哪儿得来的?”我又问。
“看书呀。有的是我发现的。”
“你们的孩子很了不起,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是个人才,请你们一定珍惜!”我兴奋而又郑重地对孩子的父母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他经常提一些怪问题,跟学习、考试一点儿不沾边,我没法儿回答。”妈妈还是很发愁。
“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智商高的孩子。至于他提出的‘为什么’,你不必马上直接回答,应该引导他,让他自己从书本上、实践中找答案。”这里,我引用了一位父亲培养爱思考的女儿成才的成功经验。
这位父亲是这样告诉我的:女儿小时候总缠着我问“为什么”,我都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让她自己去寻找答案。她逐渐尝到了读书的兴趣,也更爱思考了,后来取得了博士学位。
我们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知识高度更新、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等待他们的将是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新事物,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学习,不断地学习。而对于学习,思考将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作为他们的父母,我们要留给孩子的不是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和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是要教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