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唐志龙
还看今朝网 www.hkjzhao.com 编辑:高洁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形成并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新世纪新阶段,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们党不仅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还首次发出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的伟大号召。把学习作为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对塑造高尚人格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历史使命引领高尚的精神追求
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人类实践是自觉而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与理想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学习实践也是如此。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高尚的精神追求,必定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理想目标即历史使命紧密相联。正是在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把学习作为重要精神追求,使之保持正确的方向并获得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及时因应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多方面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学习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始终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中心工作需要,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活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并进而赢得胜利”、“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和“讲学习”等宝贵箴言,不仅鲜活映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学习作为崇高精神追求的坚实脚印,也生动展现着我们党通过学习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艰辛开拓。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牢记历史使命,承继光荣传统,不仅发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号召,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强调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胡锦涛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当做座右铭,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学以致用。这对全党有效应对“四个考验”,克服“四个危险”,认真纠正少数同志忽视学习、知识透支、精神追求低俗等问题,激励大家为完成历史使命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指明了方向。
二、理论武装提升丰富的精神追求
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把学习作为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回应着时代召唤,充满着丰富内容。这主要包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诸如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不断提高理论知识素养,力求使自己懂得更多些,本领更强些。列宁曾教导青年人:只有用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对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同样适用。
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崇高精神追求,就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着重加强理论武装。马克思有句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层出不穷,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解决困难和矛盾,亟盼科学理论指导,亟需全党努力学习与认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我们对理论需要之程度,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七一”重要讲话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仅具体昭示着党员、干部学习的广泛性、多样性,也现实规定着学习的深刻性、科学性,进而提升着丰富的精神追求。
加强理论武装,迫切需要继续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学习型政党的中心任务和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崭新内容。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转瞬即逝之事,而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大规模学习活动告一段落,不是精神追求的更张,而是新过程的开端,体现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努力创新学习方法,完整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时代特色,切实掌握指导我国发展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把学习作为崇高精神追求,应自觉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的模范。从2002年12月至今,中央政治局已进行了60多次集体学习,平均每40天就有一次,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的光辉榜样。在实践中,不少党员、干部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学习不能求真。有人认为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有人借口水平低,没能力学习;有人觉得学历高,没必要学习;还有人感到社会风气不好,没兴趣学习,等等。这种状况如不转变,就会形成两种态势:要么学习流于形式、忙于应付,要么假学、假信、假总结、假汇报,直接影响共产党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确立。各级党组织应开展深入细致思想工作,不断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求真中牢固确立崇高的精神追求。
三、学风贯彻转化现实的精神追求
共产党人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还要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理论的价值是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使创新理论转化为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锐利武器。
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直接反映着党风问题。从本质上看,学风表征着人们对学习作为精神追求的价值审视,必须辩证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正因为崇高的精神追求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七一”重要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进一步强调了学风贯彻对共产党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现实转化。
这种现实转化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不断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双重能力。从运用科学理论提高改造主观世界能力来说,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结合自己的思想,加强品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提升内在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夯实学风建设的思想道德自律基础。党员、干部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重的标准、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尤其要努力解决自身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求真务实,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勤勤恳恳做事,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从运用科学理论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来说,要求我们学习科学理论不能“躺”在上面搞教条主义,应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特别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能力。党员、干部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又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时代化。
欲达此目的,除了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还必须建立健全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机制。制度属于“硬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学风建设是我们党一项长期任务,坚持学习、端正学风不仅靠自觉,还要有切实的制度保证,包括认真建立学习考核制度、学习运用交流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等等。这不仅可以为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崇高精神追求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撑,也可以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发表评论